兔年首个工作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擂响了奋进催征的金鼓,吹响了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号角。职业教育如何更加积极融入国家、广东省战略发展格局,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职业院校思考和谋划的重点。
近年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作为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培育单位,坚持秉承“以质量特色立校,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双高”建设为抓手,积极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 深耕产教融合创新,注重“人才强校”, 将专业与课堂设置在产业链供应链上,让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打造出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新样板。2022年,学校在“金平果”、武书连、广州日报等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上均排名全国民办第1位。
坚持党建领航,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该校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标准,明确党组织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把党建工作纳入学校章程、贯穿学校建设发展全过程。校党委严格履行党建责任清单,强化党委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中落实党政交叉任职、校院两级党政联席会、党组织生活台账、三级党校培训、支部“双带头人”、意识形态责任制等制度,确保推进党的工作有效果;注重推行“三亮三比三争”党性锤炼工程,实施党支部书记“头雁工程”,创建“三型”党支部,培育与专业相融合的“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品牌”“党建+”等创新性项目,确保开展党的工作有抓手;做实党员发展“三投票五公示两答辩”制,力推党员教育管理“PDCA生态循环”和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建设党的队伍有规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爱国主义等教育融入思政课堂,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实效性;深挖“课程思政”潜力,将红色革命文化、改革开放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工匠精神等思政育人要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时,通过“惠师凝心”工程、优质服务月活动等不断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近年来,该校先后获国家、省、市级党建系统表彰150余项,其中,被评为广东省党建“双创”示范高校,并获批广东省党建“双创”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2个,广东省“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2个;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立项数在全国1468所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强力推进‘三全育人’,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和‘学习强国’等网络课堂组成一体化的思政课程育人体系,不断深挖‘课程思政’潜力。”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黄学茭说。
优化专业结构,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链
近年来,该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形成了以“土木建筑、经济管理、电子信息、艺术设计、现代服务、先进制造”六大专业群为主、特色鲜明的办学格局,对紧缺领域的专业做“加法”,对产学结合难以深化、招生就业情况不佳的专业做“减法”,通过集中力量组建专业群,资源配置指向更加集中,优势得以凝聚。三年来,学校先后对12个“红牌”专业暂停招生,对8个“黄牌”专业进行预警,以“减法”换“加法”,从过去专业设置追赶产业发展,到目前人才培养提前产业发展,改变了过去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截至目前,学校有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9个教育部“1+X”证书试点、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6个省品牌(重点)专业。
“学校建立‘培优汰劣’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采取‘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专业优化方式,加强专业和专业群的规划顶层设计,使专业设置瞄准产业发展,确保了专业结构可持续健康发展。”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校长蒋新华表示。
该校还确立了“品牌带动、特色引领、集群推进”的专业发展战略,以国家骨干专业和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加强专业及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科研创新团队5个;获央财、省财支持的高职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1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科普教育基地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现代建筑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成为第45、46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融通“岗课赛证”,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该校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理念,构建了“国家-省-校-院-专业”五级大赛体系,充分发挥大赛对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引导教师研究各类技能大赛赛项规程、技术规范等,将技能大赛中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与课程标准相融合,将技能大赛中的技能点与教学中的知识点相融合,将大赛训练方法与日常教学方法相融合、将大赛评价标准和教学考核标准相融合,通过推进“课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以“职业技能竞赛月”活动为抓手,营造“崇尚技能、追求卓越”的大赛氛围,激励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使学生在各项技能大赛中捷报频传:先后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52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冠军等。
注重“以赛促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新动能
在广州城建职院,“以赛促创”不再是纸面上的理论,而成为实实在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新动能”。全国性的创新创业大赛,不同专业之间的跨界融合,正是检验学生获取和应用社会资源的能力,拓展和强化沟通协调组织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该校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赛、学、教、创”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育人模式,实施“双创重点项目培育计划”,组织企业专家与师生高频、深度、多样化互动,协同孵化双创项目,构建校外创新创业导师矩阵,建立专门对接渠道,推动导师与团队深度对接,助力学生双创能力提升,使越来越多创新创业型人才在学校涌现。
近年来,该校在各项高水平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中频获大奖: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夺得国赛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3项,获得省赛金奖5项、银奖24项、铜奖28项、优胜奖31项,连续八届获省优秀组织奖;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夺得国赛金奖1项,获省赛金奖9项、银奖32项、铜奖50项等。
实施“人才强校”,让人才“吃得开、干得好”
该校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实施人才引培工程,“人才强校”深入人心,给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正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名片。该校制定出台了《高层次人才聘用管理办法》《专业建设和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施方案》,以及“硕博攻读”激励、“凤凰学者”选聘、教师职称评聘改革办法等制度,引导广大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奋斗上。艺术学院老师李佛君因指导学生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金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该校涌现出一批包括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南粤优秀教师等在内的先进代表,学校也因此吸引了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教学名师等的加入。
创新产教融合,服务湾区经济建设
该校强化机遇意识,主动担当作为,把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以广州天马集团和广州市建筑集团为主导、行业协会为依托、名优企业为基础,联合300余家合作企业,组建了广东城建职业教育集团,并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大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EPC项目(勘察设计)等,为广东省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单位。学校还联合名优企业共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建筑技术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承担起国家、省市等不同层次的“赛、培、学”活动,年累计培训近万人次,培养了2名世界技能大赛冠军,获批为第45、46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该校还注重联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建立“四方联动,共生发展”的“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机制;获批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推动的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与曙光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曙光大数据产业学院”;与美国通用电气共建“GE大学计划-GE自动化&控制工业互联网控制系统实验室”;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华为ICT学院)”,与海尔智家华南园区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能财务产业学院,与合生珠江基建集团共建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共同培养酒店管理高级人才。现有合作企业300余家,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95个,近五年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7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3项。三年来,该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主动对接服务大湾区建设,培养输送近2万名各类技能型专业人才,毕业生在大湾区就业比例超过80%。(通讯员:杨多特)
网址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33915500/rmh33915500